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7页
    感觉这三者,书和后两者都可以联系,唯独针盒和算盘是毫无联系的。
    抓周只是一种形式,长大了未必会按这个来发展,大家也不用太去纠结。
    大家一想,也是。不一定抓周抓了什么,长大后就一定会从事什么职业吧这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也是一种风俗。
    那边的大米,也已经抓了第三样东西。他抓的第三个东西,也是有点儿奇怪,竟然是一把锁。
    为什么是锁而且怎么会是锁这东西怎么放在里面的
    这又是什么意思苏晓不太明白。
    是啊,这个锁是谁放的苏母也说。
    这锁应该不是抓周的一样东西吧肯定是有人不小心放上的。
    但是不管是谁放上的,竟然被大米抓了出来,那是不是有另一层喻意
    不要去想太多了。抓周上抓到什么东西,未必就一定是以后所从事的职业,我们也不要去多想了。就算以后真的往那个方向发展了,那也一定有它存在的意思,不想了。童刚轻轻拍了拍苏晓的背。
    苏晓想了想,也不再为这件事情再纠结,不管这个抓周是不是真的会有所发生,这都是过来孩子们的生活,他们作为大人,也不必太去纠结这件事情。
    孩子有孩子的将来,他们怎样做那都是他们的选择,而作为大人,确实不用去干涉什么。
    她看着大米和小米,她的这两个儿子,性格各一。大米比较好动,胆子又大,他抓了玩具枪,按他的性格,还真有可能会从军,这个她倒不意外。至于小米,性格比较文静,或者说他比较谨慎可以说,他选择了针盒,按师父想的,那就是会教他医术,那么这种性格也确实作为医生是最好的。
    甚至其他的,都不去想太多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一次的抓周,大家都看得开心,觉得稀奇的同时,也没把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
    他们自然不会想到,二十年后,孩子们的选择,真的就如同抓周上抓到的这些,当然,这是后话。
    抓周之后就是去食堂吃饭。童刚为了儿子的这次抓周,费了很大的心思,吃饭这是最理所当然的。
    大家吃完饭之后,就各自回去了。
    在走之前,杨老悄悄地拉过苏晓,问她:你的升职,是不是有培训
    虽然她不明白杨老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但还是老实了回答了:是的,为期半年的封闭式培训。
    那孩子怎么办你有想过吗?
    我会让我妈过来带孩子。苏晓想了想说。
    杨老说:你妈一个人带得了两个孩子吗你不如把孩子带到杨家,有我和你师母帮你带着,你也可以放心。
    这样会不会太辛苦师父和师母了?
    这有什么辛苦的我高兴都来不及。当然如果你另有安排,就当我没说。但我觉得,你妈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确实带不了。除了你妈,你还有其他人选
    苏晓想了想,也觉得,除了苏母之外,好像真的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她带孩子了。
    想到她那个婆婆,一想还是算了。
    她能不添乱就不错了,带孩子这样的事情,还是不交给她了。
    苏晓想到这些之后,点头:我到时候跟童刚商量一下,就把孩子送到杨家,麻烦师父和师母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和你师母高兴着呢。杨老笑道。
    杨老确实是喜欢大米和小米这两兄弟,自然是不会辛苦。而且他平时也没有什么事情,两位老人平时也孤独着呢。如果有孩子在身边闹腾闹腾,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送走了所有的亲朋好友之后,又给父母和两位哥哥他们安顿的住宿之后,苏晓和童刚终于可以休息了。
    今天这抓周,虽然也不用准备太多东西,但是还是有些累的。
    所以,他们很早就睡下了。
    很快就到了苏晓要去培训的时间,对于这半年孩子该怎么带的问题,她曾经跟童刚商量过。
    童刚当时也想过很多问题,也觉得让苏母一个人带着孩子,确实太辛苦,而且也不太方便。所以苏晓跟他说了杨老的想法之后,最后他们觉得,送去杨家确实很不错。
    本来的时候,他是想送去童家大院的。但是想到了胡团长还在上班,白天家里没人,没法帮他们带孩子,又怎么方便呢
    所以最好的去处,也就只有杨老那里了。
    当他们把孩子送到杨家的时候,杨老和师母在那高兴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所有人都很高兴的事情,可以说皆大欢喜。
    杨老和师母有孩子在身边,可以不觉得孤独。
    苏晓他们有了杨老他们帮忙带孩子,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地干他们的事业了。
    所以大家都很满意。
    丫头,你放心地去培训吧。孩子放在我们这里,保准给你们养得白白胖胖的。杨老笑着说。
    师母也说:兰子啊,你就放心吧,我和你师父最疼大米小米,有我们在,你尽管放心。等你回来,说不定大米和小米已经会说话了。
    童刚说:老爷子,师母,我会经常过来看孩子的,半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