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页
    但这些都不是古蔺兰不在状态的理由。
    她只是突然知道周遗昉还活着,活在她身边,一时反应不过来,也就接受不了。
    她多怕这是梦,是假的。
    就像她刚醒来知道自己还活着时一样,怕这些都是臆想。
    她还记得县主狼狈地冲进来喊他名字时,她的震惊和绝望。
    “周遗昉……”
    “周遗昉?”
    她难过地将身子蜷缩,落下泪来。
    周遗昉将那株铃兰换了个更大些的盆养了起来。
    只是花苞残损,小花妖现下是不能再住里面了。
    他还将那只捉弄过小花妖,又将她偷走的小肥橘也拎上了车,古蔺兰就睡在它软嘟嘟的肚皮底下。
    这样她应该就不会跑了。
    周遗昉骑在马上,推开车窗,探首进去瞧她。
    古蔺兰不做声,被肥橘圈在腹下,猫猫头轻轻磕在她脚边,软软的白蓬蓬的围脖裹着她,她就靠着猫围脖发呆。
    莲白脸庞,潋滟桃花眼,眼尾一抹红,动人心魄。
    她呆呆地坐着,不理人,也不说话,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哭,这样的情况已经好几天了。
    从那天李丽娘闯进来起她就这样了。
    周遗昉实在想不明白是为啥。
    李丽娘闯进来就骂他诅咒他,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话,难道她是在因他装晕骗她而生气?
    或者是在气他把她带出来?
    是了,她是来告别的,如果不是因为他装晕骗她,她早就走了。
    她完全可以不管他。
    他心虚地摸鼻子。
    古蔺兰是不知他心里作何想的,她还在周遗昉没有死这个信息里回不过神。
    她一直都以为他是死了的。
    他们都死了,死在朱夏最后一日,没有死在秋天。
    可如今,她没有死,周遗昉也没有死。
    她还活着,只是以不同于常人的状态活着。
    不是她来到了巨人的世界,而是她的身体缩小了。
    周遗昉也还活着,可他活在17岁的时候,他们应该就是像画本子里写的那样,重生到过去了。
    她未嫁,他也未求而不得。
    可21、22岁的周遗昉爱她,爱到愿意豁出性命。
    17岁的周遗昉不喜欢她,还喜欢捉弄于她。
    明明都是他,却让她感觉像是两个人一样。
    她在17岁的周遗昉身上完全找不到21岁的周遗昉的影子。
    就算找到了又怎么样呢,她变成这样子,他们之间仿佛永远都不匹配。
    他们是不是,永远不可能在一起了。
    古蔺兰突然觉得好冷,红着眼眶,将半张脸埋在膝盖下,只露出一双红红的兔子一样的眼睛,缩膝抱住自己。
    如果是这样,她宁肯那时就死了。
    她宁肯从没遇上过他,宁肯不知道被人放在心尖的滋味,那样,她就不会去肖想,去奢求。
    若是当初她没遇上他,就让她无人无津地死在那年进京的路上,或是死在世子的后院里。
    她不会遇到过世间最好的人,也没见识过凡尘俗世的热闹。
    那是不是,对彼此都好。
    反正她这糟糕的一生都是烂在那里,何苦拖累别人,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死去更坏更痛的事了。
    周遗昉驱马走在车窗边,半个脑袋探进来,他假意摸了袋核桃出去散给士兵们吃,实则是在用眼尾余光偷偷观察她。
    他咳了一声,屈指敲窗引起她的注意力,小声道:“吃么。”
    修长的手指捏着一枚核桃递过去,两指轻轻用力,核桃完美地裂成两瓣,平平整整。
    蝴蝶状的饱满核桃仁躺在里面,像躺在婴儿床里。
    递到她面前,古蔺兰埋着头,肥橘斜眼看他,胖乎乎的白手套将核桃拍走,爪子却不甚踩进了核桃壳里。
    古蔺兰低着头,爬到核桃上帮它把爪子扒出来。
    周遗昉提了下眉,他用核桃比了比古蔺兰,忽然福至心灵。
    核桃掏空,开合处开两个孔,用枢纽扣起来,就是一件小床了。
    核桃壳的大小刚好能给她做床,底下铺干花,干花上面铺上棉和缎,不就可以随身携带小花妖了吗。
    古蔺兰本不想理他,但他目光太过炽热,她抬头瞧了他一样,就抿着唇将目光移开,放空。
    她怕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久一点就会控制不住地扑上去。
    她太想他了。
    她一直逼着自己不去想他。
    知道他就在身边,尽管不是未来那般成熟理智的模样,可她还是会忍不住去靠近,去亲近。
    想让他像从前一般哄她,抱着她。
    他要抱着她亲,要对她做更过分的事,让她一天都不能起床,她也不会哭着说不可以了。
    她对自己说没关系,等他睡着了,她就偷偷去看他,她可以等,等21岁的周遗昉找到她。
    不管他有没有上一辈子的记忆,不管他找不找她,她都会等着他。
    但她没想到自己会睡着,半夜根本起不来。
    更不会知道周遗昉会那么狗,连让她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周遗昉拿着核桃问她愿不愿意住核桃屋,她没有反应。
    他强调:“苗人可吓人了,巫蛊很是厉害,像你这样的小娘子,还不够虫子塞牙缝,你只有贴身跟着我,只有我才能护你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