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3页
    泰儿吸吸鼻子:“听说有人又在吵嚷,泰儿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西闲笑道:“这不是吵嚷,是各位大臣们关心你父皇,所以才来探问的。”
    泰儿道:“可是方才他们吵的厉害。像是要打架。”
    西闲才转头看向群臣道:“各位大人,你们听听,你们差点儿惊吓到了太子。”
    几位朝臣闻听,脸上不由露出些许窘然之态,纷纷道:“臣等一时情急失仪,请太子跟娘娘恕罪。”
    西闲才缓声道:“本宫知道各位大人都是尽忠体国,关心皇上的缘故,所以不会介意,只是太子尚小,以后在他面前,各位还请收敛些,不可再忘情失态。”
    “是。”大家纷纷躬身。
    却有其中户部尚书陆康说道:“回娘娘,各位大人聚集在此,都是因为最近一直不得面见天颜,且不知皇上是否龙体大安了呢?”
    西闲道:“皇上龙体甚好,并无灾病。各位不必挂心。”
    “那……”旁边兵部尚书出列,拧眉说道:“既然娘娘如此说,却不知为何皇上不肯召见我等呢?兵部有紧急军情要面呈皇上,军情如火,实在是耽搁不得了。”
    泰儿仰头看向西闲。
    西闲察觉,低头同泰儿目光相对,顺便一笑,将他的小手轻轻地捏了捏,示意他安心。
    在众人的瞩目之中,西闲才道:“皇上不肯召见各位,自然是有原因的。各位既然如此渴望见皇上,那么……就请到殿内相见吧。”
    不等众人询问,西闲转身吩咐说道:“把门打开。”
    太监们面面相觑,不敢动手。
    顾恒一抬下颌,龙骧卫上前,将门推开。
    西闲领着泰儿的手迈步入内,身后群臣对视了片刻,终于也跟在身后缓步而入。
    长桌之后自然并无赵宗冕的身影。
    这种场景虽然在大臣们的意料之中,可是皇后竟主动请他们入内……却是在意料之外,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拿不准该用何种态度来面对。
    西闲走到桌边儿,这才转身,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
    陆康道:“皇上……如何不在勤政殿?”
    兵部尚书问道:“娘娘,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西闲道:“正如各位所见,也正如各位所闻,皇上的确不在宫内。”
    原来这两天,京内隐秘地流传一则消息,说是皇帝并不在宫内,而是出宫往北境去了。
    在场众位都是耳聪目明之辈,多半都是耳闻了的,只是不敢当真。
    直到此刻,大家才发出了惊叹的声音:“这……”
    礼部侍郎问道:“娘娘,不知皇上如今何在?”
    西闲道:“事到如今,本宫也不瞒各位了,各位都是股肱之臣,也不必相瞒。皇上微服出宫,往北境去了。”
    又是一片震惊的讶异之声。
    顷刻,兵部尚书狐疑问道:“皇上真的去了北境?但为何丝毫都没有跟群臣商议过?”
    西闲道:“事出突然,这也是本宫事先没料到的。”
    群臣啧声不已,兵部尚书说道:“娘娘,皇上为何突然作出如此草率的决定?近来北境连连发来紧急军情,兵部无法决策,如今皇上出京,可如何是好。”
    礼部侍郎道:“近来因年关,四夷各国陆续派了使者朝贺,下官还要跟皇上商议一应接见事宜,如今皇上不在朝中,又该如何接见各国使臣?”
    户部侍郎也说道:“年下户部统筹国库银两,发现有几项入不敷出的缺漏,不知如何安排,正要启奏皇上。”
    西闲道:“各位大人不必着急,皇上对于朝政早有安排,一应政事,由内阁诸位大人跟皇上钦点的几位辅臣共同决策,实在无法定夺的,便暂时压下,过于紧急的,则交给顾恒,关潜商议处置。”
    说着不等众人插嘴,先看向礼部侍郎:“至于接见使臣之事,暂且压下,等皇上回来再行召见。在此之前,只好生将他们安顿在使馆之中,不得疏忽怠慢便可。”
    又看向户部侍郎:“户部的缺项,皇上先前也已经察觉,此事侍郎只跟监察司的傅、盛两位大人研究定夺。”
    她不疾不徐地对答如流,群臣愕然。
    众臣彼此相看,还是陆康说道:“虽然皇上已经安排妥帖,但国君不在京内,到底有些说不过去……不成体统,娘娘还是尽快遣人,请皇上回宫为上。”
    西闲道:“这个本宫岂会不知?已经派人去请皇上回宫了,只是皇上的性子,各位大人自然也明白,一旦决定的事,只怕难以随便更改。”
    一片沉默中,是御史大夫说道:“娘娘,请恕臣直言……这说来太不成体统了。抛下国家大事,自己离京,虽然说安排了人选辅政,但皇帝不在朝内,众人群龙无首,说出去也很不像话。”
    “是啊是啊。”大家都纷纷应和。
    兵部尚书也再度说道:“娘娘方才吩咐了礼部跟户部之事,但是我兵部的军情,涉及兵力调动,需要虎符,更需要皇上亲自御批,这却不是监察司、或者顾大人关统领所能插手的吧?”
    面对兵部尚书的咄咄逼人,西闲淡淡道:“我劝各位大人还是稍安勿躁的好。”
    兵部尚书一怔。
    西闲道:“皇上为什么出京,说穿了,一来是内苑有点事烦心,二来,却正是因为跟北蛮人之战,先前战事传来,各位大人议论纷纷,议和议战相持不下,也选不出什么合适的将领,只知道争辩。殊不知你们在这里高谈阔论的时候,边境地方的百姓们却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北蛮铁蹄的蹂/躏欺凌,皇上曾是带过兵的,自然知道军情紧急如火,如今他亲身前往,岂不正也是因为朝堂上吵嚷不下的缘故?也是为了边境百姓……以及国家安危着想。如今你们还在责怪皇上抛下朝政而去,却不知皇上如此,才是真正明白民间疾苦,想救子民于水火之中的真意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