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8页
    小江子道:“顾统领是早早出宫的,值日的公公跟侍卫大哥们都换了一拨了,所以大家都不知道。”
    直到这会儿,西闲才发现自己身边可用的人如此之少,唯一能依靠的似乎只有顾恒,他一旦不在,便无计可施。
    正恨不得自己出宫的时候,外头道:“太子殿下到。苏侍读到。”
    不多时,就见泰儿从外疾跑进来,身后跟着的是林翼和苏霁卿两人。
    泰儿着急地扑到西闲腿边,问道:“母后!我方才听人说,关潜哥哥……杀了人了?你听说了没有?”
    西闲早猜到泰儿是为了此事,忙道:“别急,母后也知道了,已经命人去查探。”
    这会儿苏霁卿跟林翼分别都行礼过了。
    西闲见林翼有些畏惧之色,就叫阿照领他到偏殿吃果子去。
    苏霁卿也问道:“娘娘也没得确切消息?”
    西闲道:“正是呢。”
    泰儿满面焦急:“我本来想去见父皇,可是那里一堆大臣,义父不让我打扰。母后,现在哥哥怎么样了?会有碍吗?”
    “这个……等大理寺进一步审讯才知道。泰儿别担心。”西闲只得耐心安抚,可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苏霁卿看了出来,便对西闲说道:“娘娘,如今请太子殿下留在甘露宫,我即刻出宫,去大理寺查看端倪。”
    西闲精神一振:“三哥若去,自然妥当。”
    苏霁卿答应了声,正要出外,外间是小江子高声道:“顾统领到了!”
    小江子话音未落,就见顾恒从外快步走了进来。
    顾恒见苏霁卿跟泰儿都在场,并不觉诧异,便分别向西闲跟泰儿行礼。
    泰儿道:“顾师父,你去哪里了?”
    顾恒垂首道:“回太子,微臣一早听说了小公爷之事,所以出外打探去了。”
    西闲很意外,本以为顾恒不知因何忙碌,没想到竟是为了关潜的事。
    刹那间如同眼前拨云见日。
    泰儿已经等不及问道:“哥哥怎么样了?真的杀了那女人吗?”
    西闲道:“泰儿,让顾统领慢慢说。”又吩咐宫女:“去给顾统领跟苏侍读倒茶。”
    苏霁卿见顾恒原先是为此事,想来是不必他特意走一趟了,于是也垂手在旁边,等顾恒细说。
    ***
    据顾恒所说,当时去大理寺的,的确是关府的一名管家。
    管家跑到大理寺道:“我们家大人同夫人口角相争,误杀夫人,特命小人前来出首,请速速去勘验了事。”
    刹那间把整个大理寺都惊动了。
    毕竟关潜是皇帝的侄子,又是小公爷,担任礼部侍郎一职,怎会出这种大事。
    但既然亲自来出首告官,终究是得去查探的,于是大理寺正便命底下的寺正,带了一名录事一名仵作,并六名差官前去关府。
    这一行人才入了府内,来至堂中,却见关潜坐在椅子上,并不见有什么异色。
    大理寺正摸不着头脑,心里盼着只是一场误会而已,按礼上前拜见。
    关潜道:“各位不必慌张,按照律法行事便是了。我便在此,也绝不会逃了。夫人自在里间,你们请去看罢了。”
    大理寺正越发不知深浅,告了声“得罪”,带人入内。
    还没进门就闻到一股血腥气,先惊了一惊,再看时,却见何蕊直挺挺地躺在榻上,脸颊旁边鲜血淋漓。
    众人几乎窒息,忙忍住慌张,命勘察现场,转了一圈,却见方便的理石桌角上也带着血渍,地上也有鲜血飞溅的痕迹。
    大理寺正是专门负责直接审理案子的,颇有些经验,加上仵作在场,根据现场所留的痕迹,死者的情况,以及关府之人出首的口供,分析得出。
    ——这必然是两人争执,推搡之间,何蕊往后倒下,后脑勺撞在了尖锐的桌角上,导致头颅破裂而死。
    现场勘验之后,便命人把尸首先行抬回,又出来外间。
    果然见关潜仍在椅子上好端端地坐着,见他们露面,便起身道:“各位可都查验清楚了吗?”
    大理寺正见他神情镇定,并无慌怕心虚之态,便也稍微收敛了心慌之意,回道:“是,已经查明。现在……有劳侍郎随我们回寺内,录取口供,再做进一步审讯断案。”
    “很好,寺正便按律行事就是了。”
    于是关潜便同大理寺一行人而去。
    何家在听说消息之后,几乎不信,怎奈大理寺的人前往通报,命他们去大理寺认尸之类。
    大学士跟两名族人亲自前往,亲看过何蕊的尸首,极为骇然。
    ***
    西闲听到这里,忙问道:“那……那可经过审讯了吗,到底是为什么而杀,真的是……潜儿动的手?”
    至此,西闲还怀有一线希望。
    顾恒知道避不开这一节,略停顿了一下,便道:“大理寺已经过堂了,小公爷供认不讳。”
    听见“供认不讳”四个字,西闲抬手在额头上一拢,又有些眩晕。
    苏霁卿轻声问:“原因呢?”
    顾恒道:“据小公爷供认,是何小姐出言不逊,诋毁章令公主,并辱骂小公爷,而且……”
    说到这里,他迟疑了会儿,扫一眼西闲。
    才又垂头道:“而且……拒绝跟小公爷同房。”
    幸而是他,纵然说这种话,声音仍是淡淡冷冷的,倒是不至于叫人过于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