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页
    池屿尽力转移注意力。
    顾薏最后一个从他们身后经过,步伐比别人都慢。
    没有和他说话,没有对视,乖得不像她。
    合影结束,池屿放下举着奖状的手臂。
    有什么小东西从他臂弯处坠地。
    池屿低头一看。
    是条士力架。
    他赶忙蹲下捡起来,然后排队离开主席台。
    路过小房间的窗户时,他不出意外瞧见了顾薏的小脑袋。
    顾薏轻声对他说:“你的衣服裤子怎么没有口袋呀?”
    池屿仅朝她眨一下眼,便走了。
    他将那条士力架抓在手心。
    没找到口袋,只好塞在他臂弯。
    真的有点……可爱呢。
    *
    闭幕式结束,回宿舍的路上。
    姚子骏:“池哥,开学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你吃甜食呢。”
    池屿顺手将士力架包装袋扔进垃圾桶:
    “补充糖分。”
    “我怎么记得学校超市里没有卖士力架呀?”
    “那就是外面买的。”
    姚子骏:“听你这话,不是你自己买的?别人送的?”
    池屿不答。
    姚子骏自说自话:“顾千金?你应该不会吃她的东西……不对,你从来不接受女生的礼物啊。”
    池屿懒得理他。
    姚子骏继续分析:
    “只有一种可能,池哥,你被攻下了。”
    身旁来往的学生嬉闹不停,池屿和姚子骏步行在人群中,一前一后。
    池屿停下脚步,回头,看傻子般看了姚子骏一眼。
    他冷静回答:
    “可能性为零。”
    *****
    转眼到了十月底,期中考结束的下一周。
    各班陆续开始讲评试卷,周二,年级平均分与总分排名陆续公布。
    考虑到学生们的自尊心,学校只公布排名前一百的学生名单。容中的排名公示榜一向门庭冷清,因为学生的水平普遍较高,他们大都心高气傲,偶尔路过瞄两眼,鲜少有人围观。
    顾薏绝对是容中有史以来站在排名公示榜前面最久的学生。
    毫无疑问,她的名字肯定不可能出现在前一百。
    她只是喜欢静静地瞻仰排名第一的某人。
    池屿以微弱的两分优势蝉联宝座,出现在公示榜最上方。
    池屿。
    顾薏默念他的名字。
    真好听,写出来也好看。
    还有。
    和我的名字挺般配的,嘻嘻。
    评奖英语试卷那天,顾薏晚上没睡好,整个上午都在打哈欠。
    她现在和同桌宁卉瑾的关系很一般,除了必要的交流,几乎不说话。
    今天宁卉瑾破天荒多问了几句:
    “能告诉我你的排名吗?”
    顾薏脱口而出:“472。”
    宁卉瑾心想,还不错,但是没我考得好。
    她记得顾薏数学很好,因此特意跳过数学不问:
    “你语文考了多少?”
    趴在桌上晕乎的顾薏浑身一激灵:
    “我现在知道,学校的老师对我的确一视同仁了。一千万还买不来一分,我语文59。”
    高一年级各科是百分制,60分及格。
    宁卉瑾表示同情:“好惨呀。”
    顾薏又趴下了。
    “那英语呢?”
    “额……”顾薏揉揉脑袋,“想不起来了。”
    2班和3班都在讲评英语试卷,3班老师的进度快些,已经讲完阅读,开始分析作文了。
    “英语作文总分15分,我们改得严,年级平均分10.5,大部分人的分数都在9到12分。我们教研组几个老师精选了十篇13分以上的作文,我自己又挑出最好的五篇,现在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写的好在哪。”
    3班后头有人窃窃私语。
    “池屿作文几分?”
    “他英语98,作文应该只扣一分吧。”
    “卧槽,强啊。”
    “等会PPT上肯定有他的。”
    果然,老师精选的第二篇范文就是池屿的。
    老师一句句分析,边分析边夸他文章结构好,脉络清晰,措辞得当,字体也工整清晰,除了一个语法方面的小瑕疵,这篇文章几乎可以当作答案样文使用。
    全班同学啧啧不停,而池屿全程低头做作业。
    他认为讲评课就是浪费时间,他也不喜欢自己的文章被人指指点点。
    “池屿的作文14分,很不错,是我们班的最高分……接下来给大家看一篇全年级最高分14.5的作文,说真的,我个人认为扣这0.5分完全没必要,只能说阅卷老师怕她骄傲吧。”
    英语老师难得幽默一点,就连池屿也忍不住好奇地抬起头。
    讲这篇文章时,老师明显比较兴奋:
    “这里几个地道的用法你们一定要记下,例如用agent代替reason,用apt代替tend to do,老师看到一定眼前一亮。你们再看这篇作文,几乎没有模板的痕迹,每一句都非常连贯顺口……当然,这对于你们来说有点难。”
    老师拿起水杯润润嗓:
    “话说回来,你们要备战高考,我还是建议大家多背几个模板,毕竟模式化的东西最容易学,也最容易拿分。这篇文章是2班一个女生写的,她名叫顾薏,如果你们没有像她那样的经历,平时也很少和外国人相处的话,尽量还是往规范的套路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