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65页
    武老师和赵仁梁确实打不起来,俩人都是嘴炮党,说话时气势十足,但是说完话后迅速恢复谦谦君子的样子,仿佛刚才‘暴怒’的人不是自己。
    叶蓁敲了敲桌子:“别吵了,咱们继续投票吧,选择自己出题老师举手。”
    举手人数出乎叶蓁的意料,除了不明所以的钱风田以及武老师之外,其他老师都举手同意自己出题。
    叶蓁看向武老师:“一共有六个人同意自己出题,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咱们初中部的考试定下自己出题。”
    会议继续进行,接下来他们开始讨论学费、要不要上晚自习以及练习试卷的事。
    每次提出新的讨论话题都会吵起来,吵完后再进行举手表决。
    会议进行了一天,最后定下期末考试后进行升学考试,也就是进行初中部的入学筛选考试,这次考试面向长水中心小学的所有学生。
    考试时间定在八月中旬,也就是说期末考试后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
    转眼一个半月过去,长水中心小学进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过后学校贴出告示,通知广大学生学校设立初中部的事。
    一群学生围着告示栏小声讨论:“大牛,告示上说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升学考试,只要能考到190分就能升学成为初中部的学生。你成绩一向好,你报名吗?”
    “俊哥,咱们俩的成绩一线垫底,估计报名参加考试也考不好,要不然咱们就别参加了吧?”
    “你傻啊,告示上说了,到时候学校会给咱们免费发练习题,咱们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只要好好做练习题,肯定能考上初中部。”
    “别做梦了,英语可是要写作文的,我连单词都不认识几个,怎么写作文?”
    “英语作文才占二十分,你数学那么好,只要你的数学能考到九十分,你的英语就算是不及格也没问题。”
    “对哟,我的数学和语文要是能考到双百分,就不怕英语不及格。”
    “双百分是不肯能的,别忘了语文有作文,作文占了三十分。”
    “唉,我作文每次都要扣五分。”
    “谁不是呢,我作文都没吃都被扣十分。”
    “你还好意思说,老师说但凡你的字稍微端正一点,老师都不会扣你的卷面分。”
    “大恒,你呢,你考不考?”
    名叫钱家恒的学生没有回答,他盯着告示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到某一处时才松了一口气:“上面说排在前十名的学生可以免除学费和伙食费。”
    “大恒你肯定能考到前十名。”
    钱家恒是五年三班的学生,他不是长水生产大队的人,来自长水岛外的高粱生产大队,今年才十四岁,因为长期出海的关系,皮肤黝黑发亮。
    看着告示,他心里是想考初中部的,但他又怕自己考不上。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要考,只是报名之前需要回家跟父母商量。
    “天要黑了,咱们赶紧走吧。”
    钱家恒呼唤同生产大队的小伙伴一起回家,高粱生产大队一共有二十来个学生过来这边读书,因钱家恒学习成绩最好,孩子们以钱家恒为首。
    一群孩子跑向海口,钱家恒爬上船,在船头找到亲爸:“爸,我们学校要开设初中部,八月中旬就要进行升学考试,只有三门课程的总分达到190分人才能升入初中部,我想考。”
    钱家恒的爸爸摸了摸他的头:“想考就考,你一向成绩好,肯定能考上。”
    钱家恒顿时就笑了:“这事得跟妈妈说一声。”
    停顿一会,钱家恒又说:“告示上说前十名的考生能免除一切费用,爸,我过几天就不跟您出海了,我要在家里复习。”
    一个浪花打在船板上,啪嗒一声掉入海水中消失不见。
    告示一出,整个长水岛都在讨论升学考试的事,家家户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到好成绩,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考上前十名。
    就在学生们忙着复习时,叶蓁拿着十几份试卷走入办公室。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区发红包哟,明天见~感谢在20200531 20:48:34~20200602 21:40: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秦青 20瓶;宋宋233 10瓶;庭庭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4章 NB晋江文学城首发
    “叶校长您坐。”
    赵仁梁看到叶蓁的瞬间猛地站起身, 拉过旁边的椅子推到叶蓁旁边:“您坐这里。”
    叶蓁走过去坐下,随手把带来的模拟卷放到桌子上:“试卷进行到哪里了?”
    赵仁梁倒了杯水递给叶蓁,拉过椅子坐到叶蓁旁边:“还在筛选题目,估计要半个月后才能出好一整套的试题。”
    看一眼桌上的模拟卷:“这是?”
    叶蓁拿过模拟卷递给赵仁梁:“我出的模拟卷, 一会你找人把这些模拟卷印出来, 印出来后拿去小卖部那边。”
    赵仁梁还以为叶校长要把这些模拟卷复印出来发给学生, 没想到是要印出来送去小卖部进行售卖。
    他粗略看一眼模拟卷上的题目, 发现模拟卷上的题目都是可以作为例题的题目,只要学会其中一道题,以后再遇上类似的题目就可以照搬工程式答题。
    “校长, 这些题目在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