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4页
    人群喧闹起来,针对学校的情况以及学校门口的告示发表自己的看法。
    黄嫂子举起手,这是叶蓁的安排,她怕没人提出疑问,因此安排了黄嫂子这个托。
    叶蓁看向黄嫂子:“举手的同学请说话。”
    黄嫂子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对话,一时间不太适应,扯了扯衣服才开口问:“我看到告示说学院有两种报名方式,一种是半工半读的报名方式,一种是全日制报名方式,请问这两种报名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叶蓁看向众人,等众人的视线都聚集到自己身上才开口:“这两种报名方式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在于报名费以及课后的个人时间安排。
    “首先给大家解释半工半读的报名方式,这种报名方式不需要交学费,不仅不需要交学费,每个月还能领到五块钱的工资补助,不过选择这种报名方式的学生没有假期,周六日以及暑假时需要留在学院打工。”
    众人哗然,黄嫂子渐渐进入状态,急忙又问:“不用交学费还能领到工资?工资的钱从哪里来?”
    所有人先是看向黄嫂子,等黄嫂子话落立刻看向叶蓁,是啊,学校一分钱都没有,如果每个月都给学生发工资的话,钱从哪里来?
    难道是叶校长自己垫付工资?
    不能吧,叶校长这样做图什么?
    叶蓁扬起笑脸:“大家伙似乎很关心工资的来源,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那我就给大家简单解释。”
    “以后我们学校会成立加工部门以及销售部门,加工部门负责产品的加工,销售部门负责将加工完成的产品带下山换钱,选择半工半读的学生必须加入加工部门或者销售部门进行工作,以此赚取学费和工资。”
    黄嫂子又问:“人人都可以选择半工半读的报名方式吗?”
    叶蓁接上话:“不是,这种报名方式有限制,原则上一个家庭只允许有一个学生选择这种报名方式。”
    “大家还有疑问吗,有疑问的同志可以举手。”
    黄嫂子的工作完成,默默融入人群。
    随后另外一个托赵仁国的妈妈走出人群,举起手提出第二个问题:“全日制报名方式怎么操作?”
    叶蓁继续解释:“全日制报名方式需要在开学前交够一个学年的学费,一个学年是两个学期,从今年的九月份到明年的七月份,有寒暑假。
    “全日制学生日常的课程跟半工半读学生的课程一样,只是全日制的学生不需要在周六日以及寒暑假回学校打工。同时全日制的学生不强制加入加工部门或者销售部门。”
    不过全日制的学生可以报名加入加工部门或者销售部门,加入这两个部门的学生可以按日计算工资。
    全日制学生只要勤奋肯干,一个月至少能赚二十块钱,一点不比半工半读的学生吃亏。
    这话叶蓁只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没有说出口。
    有人就说了:“全日制学生太亏了,要我选我肯定选半工半读。”
    有人接话:“就是,就是,半工半读不仅不用交学费还能拿到五块钱的工资,不比种田差。”
    “我家小儿子今年十四岁,不知道可不可报名那个半工半读。”
    “你家不止一个儿子,人家叶老师说了一个家庭只允许一个学生报名半工半读,你家其他儿子能愿意放弃名额?”
    说话的人不说话了,全都进入思考模式。
    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大的孩子可能已经结婚生了自己的孩子,小的孩子可能还在吃奶或者还在妈妈的肚子里面。
    但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半工半读的报名名额,这势必会引起家庭矛盾,不管结了婚还是没结婚的孩子都不会愿意把名额让给自己的兄弟姐妹。
    想到名额的事,大家没了参观学院的心思,全都想回家开会讨论半工半读的名额分配。
    叶蓁环视全场:“还有同志要提问吗?”
    没有人回答。
    “大家都没有疑问了是吗?好,那么我宣布今天的开门仪式全部结束。”
    人群骚动起来,家家户户都急急忙忙往外走。
    大队长家有四个儿子,三个闺女,三个闺女已经结婚。目前家里还没有分家,前面的三个儿子已经结婚,且都生了儿子。
    这会大队长一家正关着们讨论名额的事,大队长愁得直挠头发,大儿子好二儿子都想要名额,给了这个那个会不高兴,给了那个,这个又会说他偏心。
    “咱们家只有一个名额,名额的事你们怎么想?”
    大队长和黄嫂子对视一眼,随后一起看向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全都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们,赵仁海第一个开口:“我想给我家大豆争取名额,大豆是咱们家孙子辈的大哥,今年把名额给大豆,明年可以把名额给老二的孩子。”
    赵仁江有不同的看法,他家的孩子还小,与其把名额给孩子,不如把名额留给自己:“阿叔,阿婶、大哥,我想给自己争取名额。”
    “兄弟几个中我最没有本事,现在咱们没有分家,还能靠兄弟们帮扶,但咱家总有分家的一天,我怕分家后我养不活媳妇和孩子。”
    “所以我想争取名额,能不能学到本事不说,至少一个月能拿到五块钱工资,每个月省着点吃,五块钱估计够我们一家大小吃一个月。”
    赵仁河也有自己的想法:“阿叔、阿婶、两位哥哥,我吧没什么大志向,平时都是阿叔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其实我对名额没想法,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