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3页
    林彤嘟呶道:那布料,肉啥的我也没少邮啊!一到冬天,从蒙古草原邮的牛羊肉,哪年都没少往老家邮。
    李秀梅嗔道:你那些东西都邮到哪儿去了?
    林彤愣了一下道:邮我二嫂那,让我二哥给送来了呀?你不会告诉我我二哥没送吧?这不是胡扯吗,二哥至于贪那些东西?她二哥可不是这种人!
    ☆、第四百六十九章 面子工程
    李秀梅扑哧笑出声来,谁说你二哥没送了?关键就在这儿,你把东西邮给你娘家,你娘家再送过来,老太太心里怎么想?别人看了心里怎么想?你这是大头邮给娘家了,给婆家那是没办法的面子情?李秀梅点着她,你怎么这么糊涂?你二哥又是个低调的,经常大晚上的,谁也没看着往这儿送,你婆婆生气,接了东西也不会说你好话。
    林彤不解的眨眨眼睛,赶情之前她那几年东西是白送了?
    她出钱出力的没讨着好。
    你没看我给我婆婆怎么送东西?前儿我买块布料,这不快过年了吗,想给老太太做件新衣服,老太太说不要不要,我买了就先去前面七婶子家里说了会话,这才拿去给你婆婆。一天不到,这村子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就传遍了,现在都说我孝顺呢。我婆婆也高兴,拿了这布料跟老姐妹们显摆,说我非要给买,她不要我愣要给之类的你看,这样她多有面子?你这送礼你得送到实处。
    林彤默默听着。
    徐晓婉从来不搞虚头巴脑的东西,也不像别的老年人那样爱面子,这些她还真没注意过。
    她之所以让二哥送东西,一来是邮两次没必要,二来,邮到徐家让他们给二哥送东西,老太太肯定说她添补娘家。
    她其实心里是有着自己的小心眼的,让娘家来送东西,和娘家接受东西那能一样吗?
    就像你刚才,那买的肉不少买吧?我看那麻袋里装的,得有十来斤吧?
    林彤点点头,老老实实的道:十六斤猪肉,还有六斤牛肉,还有一坨刀鱼。
    刚才在车上,是不是有人问你买的啥来着?我不也问你了吗?你咋说的?
    林彤当时说的是地:没啥,给老人买了点年货。有人问:是肉吧?她就点了点头。还有人问这一麻袋得不少吧?她当时说的是啥来着?噢,好像是还行,乱七八糟啥都有,看着多。
    林彤想到自己的回话,不禁汗颜。
    李秀梅说她:想起来了?要是我,我就说给我婆婆买的肉,一样样的告诉他们,快过年了嘛,让公公婆婆好好过个年。这样多好,大家听了都夸你,然后老头老太太也有面子。你瞅瞅你,你要不说,面子也没有,人家还得寻思,是不是怕我们去蹭吃喝啊?
    林彤道:哪有啊,我是那样小气的人吗?
    你是不是啊,可你又不常在,偶尔回来一次,又匆匆忙忙的,你说有几个了解你的?
    林彤一直以来自我感觉很好,可听秀梅嫂子这一说,她才发现自己这事是没处理好。
    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回镇上,大张其鼓的买一回。这回一定要把老头老太太的面子给他们做足了。
    李秀梅看她狠叨叨的说出这话,忍不住也乐了。你也别怪我说话直,本来吧,振华和老太太的矛盾,大家伙就都知道,这几年他不常回来,这东西大家伙再看不见,你说说,大家是不是会议论,说你们对老太太不过如此?老太太是不是没面子?要是振华和老太太以前关系贼好,大家伙也不能这么盯着她瞅啊,这不是都是闲的吗?农村就是这样,一点儿小事就闹的家家户户都知道
    林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确实是他们没想到的事情。不过,就是以前想到了,心里对老太太满是埋怨,她怕是也会无视吧!
    今天听李秀梅这番话,林彤才明白,人和人的想法真的是不同的,她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特别是老太太,当然不在一个频率上。
    按秀梅嫂子所说,哪怕老太太还闹着要去沈城,在那她也呆不长,你没事的时候多跟她说说,军区里副师长可不算什么,到时候老太太没有了优势,走哪都得陪着小心,就会觉得还是乡下好,乡下自在。到时候,你们多给买点东西把人送回来,让她觉得她有优秀的儿子孝顺,别人看你们这样对老人,也不敢再怠慢他们,自然对待他们也尊敬在,老太太得了面子,以后哪还会再闹着去你那儿?只怕请她去她都不会去。
    林彤拍掌,听嫂子一席话,真是茅塞顿开啊!就这么办了,还是嫂子有办法。
    她不觉得对婆婆耍这种小心眼有什么不好,老太太得了实惠,自己也不用犯愁和她日夜相对,日夜相怼。
    林彤就和秀梅嫂子讨教起来,送些什么好,既实惠又能让村子里的人羡慕之后,知道徐振华对父母的孝顺,从而更加敬重二老。
    这是林彤的目的,也是刚才李秀梅说了她半天的最终目的。
    晚上,饭桌上,徐老三说起老太太要去沈城的事,妈你可别整事了,去那干啥,人生地不熟的?你就老实在家呆着得了。
    老太太板着脸骂道:怎么人生地不熟,你大哥你大嫂不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