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9页
    说着压低了声音,就是赵副团长家的马大姐的衣服,也没你这样的鲜亮漂亮。
    马大姐三十多岁了,在这还很封建的镇上,自然不会穿这么亮眼的衣服。
    林彤笑道:是我一个朋友给我织的,我自己手笨,是不会织毛衣的。
    武文华说:我也一样,家里也没有这条件,没结婚那会,倒是把袜子筒那拆了,别人给了一副旧自行车链条磨的针,学着织,也就会简单的平针,这些年不用,怕是连这个都不会了。
    林彤跟她说着话,把大衣套上,出去喊了小念,我跟你崔大娘去镇上,你去不去?
    小念头也不回,我不去。
    林彤想了想,把东屋的门锁上,又喊他:冷了就回家暖和一会再去玩。东屋我锁上了,你要吃什么厨房都有,自己去找。
    小念答应着一会就跑远了。
    武文华指着其中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那两个是我家的,一对双。
    林彤很羡慕,两个小子,可真好!
    好啥啊,能累死个人。
    二人往外走,邻居家林秀丽出来了,朝着二人笑道:嫂子你们要上街啊?
    林彤点点头。
    林秀丽道:正好,我也想出去转转,过完年还一次街上都没去过,嫂了们等我一会,我和你们一块出去。
    她急匆匆的锁门,武文华皱着眉,悄声问:她怎么也要去上街?
    林彤苦笑,我也不知道。
    武文华还要说什么,林秀丽已经锁了门出来,笑呵呵的挤到二人中间,挽了二人的胳膊,嫂子,走,我也好久没上街了,咱们一块!
    林彤不习惯和不熟悉的人这样亲近,而且林秀丽爱占小便宜的行为让她很不喜欢,她抽出胳膊理了理头发,发现武文华也同时抽出了胳膊,二人对视一眼,俱从对方眼里看到一丝无奈。
    林彤忍笑,看来,林秀丽真的不太招人稀罕啊!
    武文华也失笑起来,林秀丽被她笑懵了,嫂子你笑啥啊!
    没事没事,就是想起了我儿子淘气的事。武文华反应很快,随便找个理由就过去了。
    林秀丽还想去挽二人胳膊,林彤不动声色的走到武文华那边,而武文华给林彤介绍着这个镇,咱们这里不是边境,边境在东面,那边还有个小城,那里四连在那驻守,还有一个县城,离这里四十里路,那边也有边境,六连和七连都在那边。不过家属都在团部这边,他们基本上半个多月才回来一趟。
    部队离镇上大约要走二十多分钟的路,不过这边路况还不错,武文华指着前面一条宽广的大河道:这条河流到县城那边就成了界河,河里的鱼又多又大,六连长就在界河边上,他们家经常能吃到鱼。
    林秀丽听了忙插了一句:上回我想跟他家嫂子买一条鱼吃,可嫂子不肯卖,还说没有,我明明看到六连长拿回到好几条大鱼的。
    林彤和武文华对视一眼,心想你怕不是要买,而是想要占便宜吧!
    二人默契的谁也没有接话。
    不过有了这一出,倒是觉得对方挺对脾气,能想到一处。
    林彤和武文华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着,武文华给她指着粮店,供销社,裁剪铺子,你别看咱们这镇不大,比东边那个市可要大,可要繁华,那边好多人,平时坐火车来咱镇上买东西呢!
    那边是食品公司,平时买肉都去那,不过,一个月没几两肉票,也就过年能买着农村人杀的猪肉,能解解尝。
    林彤问:镇上有没有市场?
    市场?你是说集市吗?
    对,就是有固定的地点,每天都能摆摊那样一个集市。
    武文华先说了一句:你懂的真多,有那么个地方,不过平时摆摊的只有那么几个人,现在刚过完年,大家还没开始出来出摊。不过平常每个周末有大集,有不少附近村子过来卖东西的。
    林彤去粮店买了豆油,看着油瓶子里那点豆油,她苦恼的挠了挠头,哪还能买到豆油?
    林秀丽讶异的说:嫂子这么多豆油还不够啊?这都过完年了,我们家里这个月的豆油,早过年那几天就吃完了。
    林彤警惕的看着她,这还多?平时你们家这点油都吃不了的?
    林秀丽不好意思的,我家人少,我家他经常不在家,再配上点猪油,勉强也够了。
    那你还说这些豆油多?林彤不高兴的说:你们家两个人的油你一个人吃都不够,我们家可是三口人呢!
    林秀丽没想到林彤会这么不客气,她愣了下,团长还用在家吃饭啊?在食堂吃多好!还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
    林彤乐了,去食堂也要交伙食费的啊,又不是白吃。
    林秀丽倒不知道这点,她从来没给过男人伙食费,她以为男人去食堂是不需要钱的。
    要不是她男人死活不肯,她都要他每天打饭回来了,就能省了家里的。
    这么一想,她脸红了又红,知道自己是闹了笑话了。
    武文华看她这样就知道咋回事了,想到她家男人说曲连长问他借钱时的窘迫,暗自摇了摇头,嫂子,那边建东大队还真有个油坊,要不咱们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