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9页
    她心里很是得意,之前和儿子在学校吃午饭,就多带了一套衣服鞋放在这里预备着。
    看咱多有先见之明。
    现在换上干爽的鞋,把棉鞋放到炉子上烤着。
    魏校长来了,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女音乐老师,今天罗老师休息,让李老师给她代一天课。
    都是年轻人,彼此也熟悉,林彤和她说了两句话,嘱咐了一番就离开了。
    这时候班级里的学生都到了。
    林彤让大家把自己腿上的雪都拍打下来,拿着条帚把门里门外带进来的雪扫净,这才准备上课。
    刚讲了几句,她指着王强的座位问:你们谁知道王强怎么没来?
    大家都摇头。
    是啊,大雪天的,谁也顾不上去找同学搭伴了。
    这一上午,林彤心里很是不安,这孩子从来没有不来上课的时候,莫非是出了什么事?
    这天这么冷,也不知道上次买的煤够不够用?
    中午学生们放学,这回大家都带饭了,很多同学没有饭盒,家长直接用大搪瓷缸子直接装上饭,上面放上点菜。
    从第四节课开始,林彤就开始轮流给他们热饭菜,放学以后又去办公室打了开水过来给他们喝。
    小念,你和哥哥姐姐们先吃饭,妈妈要去看看王强哥哥。林彤帮小念把饭菜准备好,递给他筷子,又给他准备了热水和手绢。
    徐念拉着她的手不放,我也去看哥哥,哥哥是不是生病了?他很是担忧的问。
    外面太冷了,你听话,和哥哥姐姐们在班级玩,妈妈去去就回来。林彤嘱咐了学生们几句,都是六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懂事的。
    杨丽娜主动的道:老师你放心,我们肯定看好弟弟。
    林彤顾不上吃饭,围上三角巾和手套就出去了。
    王强家离学校不远,可路上的雪大,她走了十分钟才到。
    别人家的烟囱都冒着烟,只有他家的冷清极了,一丝烟火气都没有,像是没有人。
    院子内外的雪没有清过的痕迹。
    林彤去旁边大娘家问了问,大娘说没看到他,还以为他去上学了。
    不会是出啥事了吧?大娘也有些担心的问。
    林彤问大娘借了铁锹,先把大门外的雪清了,把大门开了,又把大门到门口的雪清了出来。
    门一拉就开了。
    林彤把铁锹贴墙放着,跺了跺脚进屋去,大娘在后面跟着。
    屋子里像冰窖一样,一点热气都没有。
    林彤伸头看了一眼,大屋没有人。
    她快步跑到小北屋,小炕上躺着一个人,盖着厚厚的棉被,仍能看到他在瑟瑟发抖。
    这孩子发烧了。林彤忙呵了呵手伸手过去,探了探他额头上的温度。
    她的手很凉,可王强额头上的热度还是烫的她手下意识的往回一缩,她焦急的回头问:大娘,他发烧挺厉害的,家里有退烧药吗?
    大娘忙点头,有有,前两天我感冒,刚买的扑热息痛,家里还有,我去拿。
    林彤在后面喊道:大娘,端点热水过来。
    不用想,家里肯定没有热水。
    林彤看王强冻的直发抖,就去大屋又拿了一床棉被过来,给他压到身上。
    王强睁开迷糊的眼睛,嘴唇有些哆嗦的说了声林老师。
    林彤轻轻说道:是我,邻居奶奶拿药去了,一会喝上就会好噢!
    王强挤出一丝笑容,闭上眼睛迷糊着睡了。
    大娘拿端了热水,手里拿着药片,这水端过来正好不热了,你给他吃上药,我去把火点上。
    唉,麻烦大娘了。林彤把王强叫醒,醒一醒啊,咱们吃上药再睡。
    把被掀开一层,扶了他半坐起身,拿了药给他放嘴里,他的嘴唇因为发烧已经暴皮,又喂了他喝了水。
    这温度还不得三十九度多将近四十度啊!
    林彤给他盖好被,想了想去问大娘,有没有酒,给他搓一下吧,我家孩子上次发烧就是这样退烧的。
    没办法,这外面的路不通,去不了医院,只能想办法给他降温。
    林彤也不知道他烧了多久,就怕时间长了烧出肺炎或是脑膜炎之类的。
    大娘道:我去拿,家里白酒也有。
    林彤把木柴放好,点着火,锅灶里添上大粗破木头,炉子里看着火烧的旺了,倒进去半桶碎煤块。
    不大一会,屋子里就有了热乎气。
    大娘拿来了白酒,倒进小碗里,拿了火柴进去,我给他搓吧!你去看看,给他煮点粥喝?这发烧吃了药,总不吃东西可不行。
    林彤知道,大娘是觉得她年纪轻,而王强已经十四岁了,不方便。
    这也是她不肯中午过来午休的原因。
    行,我去煮点粥。林彤说着去了厨房,翻了翻米缸,大米还有一半,也不知道这孩子这段时间都吃啥了?这么点大米还没吃完?
    玉米面和小米倒剩的不多,荞麦米和荞麦面都只剩个底。
    林彤抓了把大米,又放了点小米进去,熬了半锅二米粥。
    她特意多做些,留给王强晚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