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二姐敷衍的点了点头,随即便迈步走向前,看着那个身穿灰布长袍的算命先生,眼神复杂:是你?
算命先生点了点头,笑道:是我。
尤老娘跟着走过来,看了看那清俊的算命先生,又看向自己闺女,道:你们认识?
尤二姐看向尤老娘,撒了个谎道:娘,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曾有一位先生为我看过相么?便是眼前这位了。
尤老娘闻言喜动颜色,对那算命先生说道:原来是故人先生,烦请你,再为我女儿卜上一卦吧?说完顿了顿,便要将yù求之事说出来,却被那先生举手拦住了。他笑道:不必多言,在下已知你们所求之事。
先生真乃神人也尤老娘大喜,觉得女儿的前途有望。那么,还请先生看一看,我女儿的出路,却在何处?
算命先生笑了笑,道:尤姑娘的前程,便应在今日了。
尤二姐狐疑的看着他,没有说话。却见他伸手指了指尤二姐身上穿着的裙子,道:这条裙子的颜色不错,正合了姑娘的前途。说完,朝着尤氏母女俩拱了拱手,越过她们两人,翩然而去。他看起来走得并不快,可不过两三息之间,人就不见了。
尤老娘瞠目结舌的站在原地,道:先生怎么走了?他还没有替你算命呢!
兴许,已经算过了尤二姐若有所思的低下头,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月白色镶边挑线裙子。裙子的面料和样式都很普通,唯独在裙摆上绣了一圈淡紫色的小花朵,清新淡雅。
已经算过了,什么意思?尤老娘也看向尤二姐身上穿的裙子,想了想道:他特意提起你的裙子,又说这裙子的颜色正合了你的前途莫非,你将来应该嫁的人家,不是姓月的,便是姓白的?月这个姓倒是极少见到,莫非,该是姓白的人家么?
看看再说吧。
又行了一段路之后,两人便来到了牙婆袁氏的家。小院子的褐色木门半敞开着,里面传来小女孩嘤嘤的哭泣声。两人拾级而上,尤老娘抬手敲了敲门,扬声说道:袁大娘在家吗?
谁呀有人答应着,迈步走了出来。却是一个身材矮壮的婆子,huáng黑色面皮,两颊深陷,眼露jīng光。原来是尤大娘,有事找我么?
尤老娘说了自己的来意,袁婆子闻言展颜而笑,说道:别的事我帮不了你,这件事还不简单?请进来吧。说完又看向站在尤老娘身后的尤二姐,上上下下仔细的打量了她一番,眼露惊奇之色,说道:这便是你家二姐了?真好个模样儿。不怕你生气,我做这一行见过的美人儿也不少了,却没有哪一个,比得上你们家二姐儿的。
尤老娘面露自得之色,嘴上却谦虚着,与袁婆子一同走进了院门。尤二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跟着走了进去。一进去,便看见几个小丫头正在院子里罚跪。小身子颤颤巍巍的,也不知道跪了多久了。其中一个生着苹果脸的小丫头还哭了起来,看起来好不可怜见儿的。
哟,这是怎么了?尤老娘开口说道。
袁婆子道:不必理她们,惯的,就该好好拾掇一下。你说,要买一老一小两个人,是吧?
尤老娘点点头,道:我打算要一位厨娘帮着做做饭,再要一个小丫鬟伺候二姐儿,便足够了。
厨娘我这里正有个人选,若是要挑一挑的话,怕就要再等一段时间了。小丫鬟的话,你们看看,我这里便只剩下院子里跪着的这几个了。袁婆子指着那几个小丫头说道。
尤老娘往屋子里张望了一下,道:屋子里不是还有几个么?那几个看起来年纪大一些,也聪明一些,比院子里这几个qiáng。
袁婆子道:不是我留着好的不卖给你,那几个啊,已经被户部侍郎白大人家给定下了。
白大人?听到这个姓,又听说对方乃是户部侍郎,尤老娘顿时来了兴趣。这位白大人家,怎么需要在外面买丫头了?一般的大户人家,用的奴婢多是家生子,很少会在外面买人用的。
你不知道,这位白大人,以前在东南沿海那边做官,是最近才调进京城来的。袁婆子说道:他老家在山东那边,听说是耕读传家,因此并没有什么家生子的。所以,才要在外面买人用的。
尤老娘又问道:这位白大人的夫人如何,你可见过了?
说起这个,袁婆子顿时来了兴致,开口道:怎的没见?昨日才刚刚去了一趟白府,见过了白侍郎的夫人。哦哟,真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斯斯文文,和颜悦色的,很是不凡呢!
大户人家的女儿?老家亦是山东那边的么?耕读人家的女儿?
非也,韩夫人家是东南沿海那边的,白侍郎在任上跟她成的亲。
家世如何,可配得上白大人?
眼神怪异的瞅了兴致高昂的尤老娘一眼,袁婆子道:你问得如此详细作甚?
尤老娘这才察觉自己问得太多了些,不由得尴尬的笑了笑,道:随意问问罢了,你若是不方便,就不用说了。
嗨,这有什么不方便的?袁婆子不疑有他,回答道:听说,这位韩夫人家中原也是做大官的。可惜到了她这一代,便败落下来了。只因祖上与白大人家有旧,这才觅得了这门金guī婿。时也运也,我等羡慕不得。
尤老娘听了,不由得点点头,兴致败落了下来。只听袁婆子又说道:不过呢,福气这种事,太满了也不好。就说这位韩夫人吧,嫁给白大人已是十年有余。可是,膝下并无儿女。白大人的三个女儿,皆是妾室所出。
听闻此话,尤老娘顿时又提起了兴趣来,问道:三个女儿?就没有儿子么?
只有一子,亦是通房丫鬟所出,那丫鬟福薄,生下孩子之后不久便去了。
尤老娘闻言笑了,道:其中就没有yīn私么?就那么巧,生下女儿的好好活着,偏偏生下儿子的就去了?
闻言,袁婆子脸上也露出会意的笑容:谁知道呢?留子去母,本是她们那些人惯用的手段。
两人又闲话了一会儿之后,便开始挑人了。厨娘没得选,只有一个。尤老娘不耐烦等下去,看着人还算gān净利落,便将那姓冯的婆子买了下来。小丫头就让尤二姐自己选。她略略看了一回,指了指其中一个苹果脸的,脸上犹带泪痕的小丫头说道:就是她吧,看着哭得怪可怜的。
当下尤二姐便付给袁婆子十两银子,买下了厨娘和丫头,带着二人朝着家中走去。小丫头怯生生的,低着脑袋跟在尤二姐身后,一句话也不敢说。回到家中,冯婆子立即便到厨下cao劳去了。尤二姐将那小丫头叫到跟前,问道:你几岁了?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