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312
    IMO考试一共六道题,分别为:几何、代数、数论、组合、代数、几何。
    每道题都有分数线,过了线就能拿奖。六道题总分为团体总分。
    华国一直是数学竞赛强国,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巅峰时期是在2000年到2010年。11次比赛,团体分九次第一,两次第二。
    可惜在2011年遭遇了史诗级滑铁卢,华国队在越南比赛时,因为政治因素,被评委刁难,甚至史无前例地被扣了卷面分。10年来第一次只拿到了团体总分第三。
    从那以后,连续四年,华国队都没有再拿过第一。
    宋天宇转笔的动作顿了顿。
    其实这件事他在两周前就知道了,乔御大半夜给他发了条短信,说自己到墨尔本了。
    和他一起去的人是楚西宁。
    除此外还有冬令营里其他胜出的几位学霸,三男三女。
    领队老师是燕大数学系教授,李初杰。
    清大的水木社区里,纷纷说这位教授用心险恶,肯定是想提前为燕大预定学生。
    燕大学子则反唇相讥,说清大X教授竞争上岗失败,技不如人还要派旗下鹰犬在网上阴阳怪气,实在是人老皮厚。
    在墨尔本举办的是第5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一共有116个国家参赛,累计615名学子,217名领队老师和117名观察员。
    这些观察员们也是来自世界各地,大多都是数学老师,不仅负责选题,也负责协助学生训练。
    也许是黄种人之间特有的亲切感,入住第一天,住在隔壁的新加坡队队长就来打了个招呼。
    墨尔本会议中心的阅览室内,乔御被轻轻拍了拍肩膀。
    他侧过头,看见了一个皮肤黝黑的新加坡人。
    来人叫林智源,华语说的相当流利。
    “你好,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他朝乔御伸出了手。
    比赛前几天,都是老师们不停的开会,决定比赛题目。参赛选手们有大把的时间,在这个封闭的地方学习或者社交。
    能到这里参赛的,大多都是各个国家高中生里最顶尖的那一拨,指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能遇到。
    两人友好地握手,乔御自我介绍道:“乔御。来自华国队。”
    林智源问:“你今年是第一次参赛吧,去年没有见过你。”
    “对,我和的朋友今年都是第一次参赛。”
    楚西宁正在自己的宿舍紧急突袭,并没有心情像乔御这样到处乱逛。
    林智源笑着说:“华国队一直都很强,我们国家一直在效仿你们的训练方式……”
    IMO公认的两个竞赛强国,是美国和华国,也许还要加一个俄国。
    但从基础教育上来说,美国的数学水平是赶不上华国的,但是因为美国奉行精英教育,顶层的教育实力实际相当恐怖。
    像是这次竞赛美国队的参赛选手,巴顿·史密斯和贾斯汀·艾尔蒙,德国队的丽萨·绍尔曼……都是曾经在国际各大数学竞赛中斩获无数的明星选手。
    这些人不仅天资优越,家境更是不差,起码也是中产阶级的水平。这才有资格接受精英教育。
    相比之下,华国的选手大多都是批量速成培养的年抛选手,每年参赛的都不一样。自然也在国际上没什么水花。
    虽然华国的训练方式饱受诟病,却一直是不少小国强力模仿的目标。新加坡就是其中之一。
    林智源看乔御等人,大概像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华国人看苏联人,眼里都是崇拜和憧憬的目光,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乔御客套地回答:“其实华国模式也并非无往不利。”
    毕竟根据外交部发言,我国一直都是努力脱贫的“发展中国家”,适当的谦虚,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别这么说,”林智源兴致勃勃地从兜里掏出了纸和笔,“乔御,我们教练出了一道题,需要证明几何恒等式,但是过程我有些不明白,你可以给我讲讲吗……?”
    虽然是竞争对手,但是领队老师说过,华夏人大多热心,通常情况下,遇到问题找华夏人帮忙,准没错。
    乔御微笑回答道:“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