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9章香袋
    香袋
    “管大夫咋同意的?”这可把白氏惊讶坏了,拉着苏小暖,让她给自己讲当时的情况。
    苏小暖笑着把事情讲了出来。
    白氏连连夸赞管大夫心好,并叮嘱苏小晴跟着管大夫好好学。
    她倒是没想让苏小晴去当郎中,只是觉得既然女儿喜欢,有机会学自然不能错过。
    不过也不用学得那么深,以后长大了能帮自己和家人调理调理身体就够了。
    苏小暖跟她的想法差不多,女子去坐诊要承受的风言风语太多,她们都不希望小妹将来经受这些。
    没了小妹在家陪着玩,剩子跑出去玩的兴致也不高了。
    他好几天才出去一次,剩下的时间都待在家里看书背书,或是帮苏小暖喂鸡喂兔子,还有以前林猎户养
    的那条大狗。
    其实她们家不差这几个鸡和兔子,一直养着只是为了给家里增点生气。
    没过多久,剩子终于背上小包袱,去了邻近的学堂。
    林猎户亲自送他过去的,交了二两银子的束。
    眼看着离秋闱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大姐说不紧张是假的。
    她既担忧沈长睿能否考中,又为马上到来的婚事而期待紧张。
    正好她该学的刺绣也学得差不多了,于是苏小昕干脆就待在家里,专心待嫁。
    苏小暖乐得有人陪伴,娘亲和林叔忙着铺子里的事情,剩子和小妹一走,她一个人在家还真是很孤独呢。
    姐妹俩在家各自忙活,做出了不少精致的小玩意儿。
    之前苏小暖提议,大姐缝几个巴掌大的小笼子,她按照家里每个人的属相,用香泥捏出来形状,一块送给家人。
    如今香猪香羊等等都已经做好,大姐用透明丝绸缝的小笼子也已经完工了。
    小笼子的框架是用细细的竹条搭成的,整个小笼子都被白色的透明丝绸包裹。
    每个面都绣了花,看上去颇为精致。
    小笼子整体像一个圆圆的球,只是底部是平的,既可以挂起来,又可以放在桌上当装饰。
    笼子底部的中央特意用竹条围起来一小块,用来固定东西。
    打开笼子上面的小盖,苏小暖把自己捏好的小香猪放进去,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透明小香笼。
    只要不大力摇晃的话,香猪是不会乱动的。
    “大姐,你说我们能不能拿这个去卖啊?”苏小暖越看越喜欢。
    若是卖给镇子上有钱人家的小姐,估计就是卖得贵些,也有人要。
    苏小昕考虑了一会,觉得这个挣钱的法子可行,就是有一点比较麻烦,“卖倒是能卖,只是我一个人做这个小笼子太慢了。”
    苏小暖笑着摇头,“我的傻姐姐,我们要是拿这个香笼去卖,不得把你累坏了。咱们可以做一个个的小香袋啊。”
    用透明的丝绸缝制香囊,把香物放进去,不也是一样的?
    “诶,这个办法好。”苏小昕猛地一拍手,“还是你聪明,我这就回去画图样。”
    “行,我先试试能不能做更多形状的香物。”苏小暖站了起来。
    她拿起干花和其他材料,往厨房里走去。
    苏小暖想到了前世看到的那种香袋,只不过因为做工比较粗糙,那些透明的香袋看上去显得很浮夸,摆
    在商店里也无人问津。
    但是以大姐的绣工,再避开那些俗艳的颜色,效果应当很不错。
    她得想办法做出更多样式的香物,只有动物样式太简单了。
    可以试着捏一些小小的花草,或是器物,比如琵琶,琴,笛这样的乐器,就很适合小姑娘挂在身上。
    苏小暖一开始捏出来的是卡通样式的,她觉得卡通的动物还不错,毕竟路边也有捏泥人的。
    但是卡通的其他东西不太适合这里,或许很少有人欣赏得来。
    于是她后来便换了一种思路――用木材刻出来。
    不管是做成花的形状,还是器物的形状,用木头刻出来,比做成彩色卡通的好看多了。
    只是她不会雕刻,这个活计只能交给心灵手巧的苏小昕来。
    苏小昕很快就刻好了一个手掌心大的琵琶。
    苏小暖拿到以后,把琵琶泡在自己制作的香水里面,沾染上了香气。
    而且用来雕刻的木材本就带着淡淡的香味,泡过之后,香味也能保存好久。
    “你可真聪明,这么做出来不仅香味持久,而且样式雅致,肯定有很多人喜欢。”
    苏小昕把第一个样品挂在自己腰间,只觉得一直有淡淡的香味萦绕在自己身边,让她生出一种置身于百花丛中的感觉。
    苏小暖笑着道:“雅致是雅致,就是我不会刻,还得麻烦你又是雕刻,又是绣花,不如你教教我怎么刻东西吧。”
    她目前只需要调配香水,把东西泡好了拿出来,擦干了涂上保护木材的油脂就好,跟大姐的工作量一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行,不过一日两日学不会,你也别急,慢慢来就好。”苏小昕提前说好。
    苏小暖点头应下。
    姐妹两个人做了十来个香袋,她们也不用拿到外面去卖,直接在麻辣烫店门口挂上一排,就跟街边小摊似的。
    在门口支的棚子下面,负责卷凉皮的马小玲正好可以顺便看着摊子。
    香袋的价格写在木牌上,挂在一旁,人人都能看见。
    木牌上写着:香袋三两银一个。
    马小玲听到不少人抱怨价格太贵,她只笑笑不说话。
    这香袋本就不是为这些人准备的。
    一开始苏小暖就已经跟她说了,大部分人买不起这样的香袋,只有镇子上有底子的商户之女才会要。
    镇上做生意的人家不少,虽没有权势,但家里的银钱还是够花的。
    女儿想买个新鲜的玩意儿,这些财大气粗的商人不
    会拒绝。
    果然,很快就有一位穿着绸缎的公子哥停在了摊位前面。
    看到架子上一排好看的小玩意儿,他当即就买了两个回去,说是要送给自家妹妹。
    一开始香袋卖得慢,一天才能卖出去一个。
    过了四五天之后,香袋像是突然火了起来,剩下的全被卖光了。
    正好苏小暖和苏小昕又做出来几个不同样式的,赶紧挂上继续卖。